Thursday, April 27, 2017

华夏文明五千年 服章之美

Listen Online 在线收听 – 

http://www.soundofhope.org/gb/2011/06/27/n41383.html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华夏文明五千年》,我是主持人俞珊。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是以朝代更迭来创新和延续的。即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饰。”。《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从独特的视角介绍、展现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同时试图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结合现代人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延续我们的传统,希望通过个栏目有助于架起一座跨时空的桥梁,在传统和现代人的心灵之间促进沟通。我们这个栏目的嘉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文昭。
主持人:文昭您好! 欢迎您来到我们的《华夏文明五千年》这个栏目。
文昭:主持人好,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我们这个栏目叫《华夏文明五千年》,今天我们就先从这个题目开始谈吧。中国人往往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中国民族又被称作”华夏族”,这里这个”华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华民族又叫”华夏族”?
文昭:在解释“华夏”这个词之前我先说一下“中国”。“中国”这个词的出现其实很早,从出土文物看三千年以前的青铜器上铭文就有这样的字,但是他所指的地理范围一直很有限。很长时间以来他最大也没有超出黄河中下游的古中原地区,也就是东到山东的西部,北面到燕山山脉,西面到陕西和甘肃东部,南面到安徽和江苏的北部,就这么一个范围。但是这个华夏族,“华夏“这几个字他不是一个地理范围,他是一个文化和心理上的概念,所以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一个特点。因为中华民族他给自己的命名和世界上其它很多古老的民族不一样,因为世界上很多古老民族他的名字和他活动区域的名字是一样的,比方说阿拉伯人他就是活动在阿拉伯半岛,希腊人他就是生息繁衍在希腊半岛。而华夏是一个文化和心理的概念,他是用一套文明和道德的观念来为自己命名的。比如古人说有“礼义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章之美,“服”是衣服的服,“章”是文章的章,所以,服章就是衣服加装饰品,就是服饰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有美丽优雅的服饰,举止高雅,怀有崇高美好的道德,拥有灿烂的礼乐文明,这一群人才叫华夏族,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所以和中国还是有一点儿区别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文明他必须是活着的,他必须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的,必须是我们正在实践的,而不是只存在于书本中图书馆中或者记忆中,因为他只有文明是活的是延续的,我们就得穿着这样的衣服说这样的话,再实践这样的举止和风俗,这样才能叫延续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如果说他只存在于书本上或博物馆里,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学习这一部分知识,装到自己的记忆中,但是,他并不是你这个民族的人。
主持人:那我们离我们的祖先已经很远了,传统的礼仪很多没有保留了,服饰也不一样了。那我们现代人还叫华夏族吗?
文昭:应该说文明的传承中是有个断层的,现在是一个比较大的断层,但这种断层在过去也发生过,比方说清朝的时候是易服剃发,他改变了中原王朝的服饰和发型,就是把衣服改成了满族人的旗袍马褂的样式。头发,以前中原人是蓄发的,男子蓄发,挽发髻的,那后来就改成了把前面的头发剃掉,后面梳辫子,男子是这样。我们以朝鲜为例,朝鲜是在公元一千五百九十二年,当时是明朝的万历二十年的时候,是被日本侵略,日本从朝鲜的釜山登入很快就占领了平壤,当时朝鲜面临着亡国之祸,所以就向他的宗主国明朝求救,明朝的万历皇帝就派军队去援朝抗倭,这场仗一共打了六年,最后是驱逐了日本侵略者。这件事之后,朝鲜对明朝是感恩戴德,朝鲜的宣主大王在汉城以南的山上摩崖刻石,上面写了四个字,“再造番邦”,朝鲜的使臣到中国去叫做朝天,意思是朝拜天朝上国,可是后来清军入关以后清朝变更了过去中原王朝的服饰和文化,那么朝鲜他就不再认为中国是中国了,所以他改名字说,尽管清朝还是朝鲜宗主国,但是朝鲜的使臣来到中国叫作燕行,意思是到燕京去出差。
主持人:清朝时易服剃发,改变了过去中原王朝的服饰和发型,朝鲜认为中国就不是中国了,是这样吗?
文昭:是有这个意思。因为朝鲜人是这样看,中国人并不是生活在某一特定地区的人,也不是具有某种血统的人,而是具备着某一类特定文明的人。朝鲜在一段时间内是把清朝的皇帝称为胡皇,就是古月胡,就是所谓的蛮夷吧,因为他认为他就不代表中国了,称清朝使者为”虏使”,就是胡虏,而且在朝鲜一些史书中把明朝的崇祯的年号一直延续了二百六十五年。但是后来清朝的统治者也是迅速汉化了,他在制度上继承了明朝,甚至是继承了明朝的宫殿,因为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以后的新任王朝通常要拆掉原来的王朝的宫殿盖新的,因为这事关这个新王朝的气数,只有清朝除外,这也表明了他是接受之前明朝的治国文化的。关键是清朝的皇帝也开科取士,也尊孔了,他完全认可了儒家的这种思想,所以他后来还是被当成了中国的正统王朝之一,因为中国历朝历代政权的传递他并没有现代这种民主的概念,因为现代民主认为主权在民,选民把治理国家的权利委托给政府,所以这是政府才能够存在的合法性的来源,但是中国古代没有这个概念,但是他也有一种合法性的思想,就是说你要认可儒家的道统,也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的传统的礼乐文明,清朝他认可了这点,尽管他是少数民族,但是还是被当成了中国的正统王朝之一。
主持人:您前面谈到,华夏族有服章之美、有礼义之大。那我们就先从服装开始。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最显要的特征,一眼就可以看到。那代表华夏族的服饰是什么呢,在海外一般碰到有中国人举办的活动,一般男士着唐装、女士着旗袍。是这个吗?
文昭:严格的说还不是。因为唐装主要是由”马褂”发展而来;旗袍顾名思义是满清的旗人妇女的服装,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都是清朝以后的服饰。因为距离现代的时间比较近,西方人接触中国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他就把这个服装当成了中国人的传统服饰。所以它只存在几百年。而中原的传统服饰,也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汉服”。它是从约3000年前的周朝奠定了基本样式,一直延续到17世纪,就是清朝入关的时候。
主持人:是否就是电视剧里的古装?
文昭:差不多。但古装加进了很多流行元素,加进一些时装的元素,甚至也有短裙、露胳膊,腿的。但是传统汉服里没有。汉服样式从周朝开始到明朝,历代也有演变,但基本特点一直很稳定:比如说他的基本样式,上衣下裳,衣裳衣裳,裳是指裙子,所以以前古代的男人也穿裙子。还有就是深衣制,深衣制呢就是把上衣下裳连在一起,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那种长袍样式的汉服,还有就是交领右衽,就是他的领子是左右两片迭在一起的,外面这片领子在胸前呢是迭向右边的,这叫右衽,那在中国历代服饰里边有代表性的朝代是汉、唐、明。
主持人:那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汉服的基本样式是宽袍大袖,似乎活动不便,为什么祖先要把服装设计成这种样式?而其它民族没有?
文昭:这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这个就反应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特点。我们前面讲华夏,有礼义之大谓之夏。服装和中国的礼的文化是有直接有关的,不仅是为了御寒和美观,那只是他的直接的用途,而他需要通过这个服装表现出一种道德和文化的内涵。礼的表现现代人认为就是礼节和礼貌,但是古人讲求的是人内心的宁静和谐,就是要自发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比方说宽袍大袖这种设计确实是让人行动不便的,人们穿这种衣服就不能够快跑,因为你跑快了就容易踩到自己裙子的下摆,而且不能乱动,因为你袖子很宽,你如果是随变动的话,可能会把桌子上的杯子打翻了,动作幅度一大可能挂在树枝上,跨在桌角上了,都有可能的。那他这种设计其实就是要约束人这行动,就是不让人胳膊腿不乱动。那么古人他如果走路的时候,他穿着这种衣服,正常走路姿势是什么呢,这叫作高视阔步或者高视缓步,所以他步子要慢,迈的要慢,而且幅度不能特别的大,身体的整个运动要比较舒缓协调,这个动作呢高视阔步阿高视缓步就像这个戏曲里边这个人物出场的走路样子,当然那种舞台的表演动作比现实生活都要夸张一些,但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但是你要穿这个衣服要快跑怎么办呢,跑是跑的起来的,他要快走的话呢就是把脚后跟垫起来,然后是小步快走,身体略微前倾,而两个胳膊穿这种衣服肯定是不能够摆动跑起来,因为一摆动袖子就挂到别的地方了,所以他的胳膊是两手平端放在胸前,这个动作叫做趋,趋势的趋,他显示出恭敬,勤勉的一种神态。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到大臣上朝,端着那个护板,然后鱼贯而入就是“趋”这个动作,传统的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情绪的结果,你要先有一个情绪而后有行为,你要高兴了而后会笑,悲伤了而后会哭,是这么的一个因果关系,但是后来的行为心理学认为行为反过来也可以影响情绪,甚至可以制造情绪。比方说在现在的大公司里面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早上为了让大家一天都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那就会有办公室的人员说,来我们一起做一个精神焕发动作,喊几个口号,这样那,一天的工作状态也比较好,他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能够影响到这一点,而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古人要通过服装的设计来影响人的行动,从而影响人的心理,也就不需要再说教,自然就使整个民族体现出优雅和含蓄内敛的性格。
文昭:正是如此,所以《史记》里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为什么大家一穿起这种衣服社会就安定了呢?因为服装的设计,潜移默化中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习惯,而这个行为一旦成为习惯以后反过来又可以作用于人的性格。其实现代的时装也是这样的,不过大家平时不太注意罢了。那还不只于此,因为服装的设计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古人的生活状态,他不是一种概念。上衣下裳,他体现的就是上干下坤;玄衣黄裳呢代表着天玄地黄。下裳就是下边这些裙子是12幅依据,他象征1年的12个月;上衣分成4幅,代表一年四季。见人要打拱作揖,行礼的时候呢,两片大袖合拢,这代表天人合一。普通生活中穿的衣服叫常服;特殊礼仪场合中穿的衣服是礼服,当然礼服就有更多的讲究,就是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场合都有详细的规定。衣服的颜色、样式、纹饰、挂件和装饰品都是有特殊意义的,没有一样是随随便便的。
主持人:古人穿衣服就有这么多学问,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也算省事,节约了教育的成本。女孩子扮靓的时候,学怎么穿衣服,就相当于你说的天人合一、各种礼节的意义都学了。
文昭:对,服饰本身他是有教育的意义的,但是他是寓教于美,这也是我们当初祖先设计这种服饰的一种出发点,因为人他都有爱美之心,你如果是说教的话爱听的人就不多了,但是大家都喜欢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所以通过这种服饰的设计就把很多礼仪道德上的观念,还有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加在其中了,这样大家潜移默化之中就接受了这套文明的教育。
主持人:但是现代人就求怎么舒心,不想那么的麻烦,而且宽袍大袖活动起来不太方便,那怎么办呢。
文昭:我想这个主要还是个社会风气和习惯的问题。如果是所有人都这样你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习惯了。现在中东国家的妇女不都是穿长袍加面纱的吗。其实呢现代人的体力活动比古代要少,很多工作他是通过机器完成了,而且现代的人他也很少走很远的路,出门都会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我想现代的人,如果古人能接受,那现代人习惯了也应该没太大问题。当然这里边有一个得失取舍的问题,因为装着汉服行动上他拘束要多一些,但是它能体现出举止的优雅、也有助于调节人的心理和情绪。所以到底要哪样的话,就是看人们自己的选择了。
主持人:现在国内的年轻人当中兴起”汉服热”,有许多汉服爱好者定期聚会,交流自己的心得,还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穿汉服。新唐人电视台每年都在办”汉服设计大奖赛”。你对汉服爱好者有何建议?
文昭:我想这当然是好事。因为还是那句话,文明必须是活的,他不能够只存在图书馆里或者博物馆里,如果是失去了了自己的服饰,就相当于失去了我们民族特征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文明的传承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一旦失去了那种亲历者实践者之后,他断掉一代人,下一代人想要再接续起来会有很多的难度,所以大家去尝试恢复汉服,在生活中穿着它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希望汉服爱好者能够理解到更深一层他的意义没就是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我们祖先设计这样服饰的内涵道理是什么,这才是我们祖先想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主持人:穿上传统服饰,按照礼仪规范行事,这也是古人设计服饰的用意之一。端庄高雅的服饰不仅可以端正人的行为,也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这真是一举多得啊。今天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服章之美”我们就谈到这里,下次节目我们来说说”礼义之大”。
主持人:谢谢文昭!
文昭:谢谢主持人,谢谢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
听众朋友,今天的《华夏文明五千年》就到这里,我是俞珊,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节目时间再会。
------------------------

Like ‘Chinese Culture Trip 華夏之美’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CultureTrip/)